当前位置:首页 > 财经知识 > 正文

保险集团并表监管新规落地 防范风险集中、风险传染与隐匿

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【信披】查看更多考评等级

 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北京报道

  为加强保险集团并表监管,维护保险集团稳健运行,有效防范金融风险,金融监管总局对原保监会《保险集团并表监管指引》(下称“《指引》”)进行修订,并于4月11日印发《保险集团并表监督管理办法》(下称“《办法》”)。

  《办法》共有5章49条,相较《指引》的7章75条篇幅更加精简,包括总则、并表管理范围、并表管理内容、并表监督管理和附则。

 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,《办法》针对保险集团具有组织层级多、治理复杂、业态形式丰富、风险传染性高的特点,完善并表监管制度,全面加强监管,防范风险跨区域、跨市场、跨境传递共振。

  并表监管再升级

  据了解,并表监管是指在单一法人监管的基础上,对保险集团的资本、财务以及风险进行全面和持续的监管,识别、计量、监控和评估保险集团的总体风险状况。其实质是对于集团内各成员的合并监管,是对以股权关系为基础的集团体系的统一监管和风险评估。

  原保监会《指引》出台于2014年12月,当时我国共有中国人保、中国平安、中国太平等10家保险集团公司,业务规模和总资产占行业近70%,居于行业主导地位。

保险集团并表监管新规落地 防范风险集中、风险传染与隐匿

  经过十多年发展,目前,我国共有13家保险集团公司,包括中国人保、中国人寿、中国太平、中国再保、中国平安、中国太保、中华联合保险、阳光保险、华泰保险、富德控股、泰康保险、大家保险、安联控股。

  上述负责人表示,近年来保险集团多元化发展,经营范围不断拓展,结构层次逐渐增多,内部交易和风险关联传染问题日益复杂。保险集团公司自身发展水平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,有必要对《指引》进行修订。

  他指出,《办法》修订的重点是坚持聚焦主业,完善并表标准,要求保险集团聚焦主业,简化股权层级,防止无序扩张;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,以控制为基础,兼顾风险相关性,确定并表管理范围。

  有效识别保险集团总体风险状况

  面对保险集团最新发展情况,《办法》首先明确了立法目的、适用范围和并表定义,要求保险集团公司对成员公司的公司治理、资本、财务、风险等进行全面持续的管控,有效识别、计量、监测和控制保险集团总体风险状况。

  其次,还明确了并表管理总体原则,强调以控制为基础,兼顾风险相关性,将所有成员公司的各类业务纳入并表管理范围。同时,监管部门可视具体情况,要求保险集团公司调整并表管理范围。

  同时,上述负责人表示,考虑到与《保险集团公司监督管理办法》的衔接和互补性,本次修订从公司治理、全面风险管理、集中度风险管理、内部交易管理、风险隔离五个方面对于并表管理内容进行明确。

  此外,对于并表监督管理,《办法》第四章明确了并表管理报告、信息披露、现场检查和监管措施等规定。要求加强内部治理约束,规定保险集团公司应定期评估成员公司情况。强化审计监督,要求保险集团公司至少每两年对并表管理的合规性、有效性进行一次内部审计,并向董事会报告。

  上述负责人表示,金融监管总局经过广泛深入调研,结合监管实际,从风险管理、内部交易管理、风险隔离等方面丰富完善并表监管规则,对保险集团风险并表管控能力提出更加明确的监管要求。

  加强限额管理 避免过度集中造成风险隐患

  在公司治理方面,本次修订加强了保险集团并表管理的内部治理约束,明确集团董事会、高管层及有关部门、成员公司的并表管理责任。

  保险集团公司董事会承担并表管理的最终责任,依据监管规定确定自身并表管理范围。要求建立清晰的并表管理责任体系,厘清集团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责任;指定牵头部门,明确各职能部门并表管理职责,确保对成员公司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当性。

  同时,《办法》坚持风险监管导向,加强重点风险防范,要求保险集团强化全面风险管理,重点防范集团特有的风险集中、风险传染与隐匿。要求保险集团公司统筹制定集团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、整体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,督促成员公司在资本和投资管理、资产负债匹配、流动性风险等关键环节落实监管要求。

  在集中度风险与内部交易管理方面,本次修订要求保险集团建立健全了集中度风险指标体系,加强内部交易管理,建立内部交易监测、报告和审查制度,界定并审查重大内部交易,防范利益输送、监管套利、风险传染等。要求加强限额管理,避免过度集中造成的风险隐患。同时,要求规范集团内部交易行为,降低复杂程度,重点防范利益输送、监管套利、风险传染。明确了内部交易的禁止性规定。

  在风险隔离方面,《办法》要求建立健全审慎的隔离机制,有效防范风险传染。

  具体体现在建立健全了风险隔离机制,涵盖人员、业务、信息、资金等方面,防止风险传染和蔓延。强调不得通过非保险子公司进行股权隐匿、风险转移和监管套利,及时清理空壳公司。建立健全涵盖各成员公司、各类风险的监测评估体系,定期开展风险评估,制定有效应对方案。加强资产负债联动管理,防止资本重复计算,减少过度杠杆的风险。

  上述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金融监管总局将扎实推进《办法》落地实施,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
有话要说...